萧墙祸起

xiāo qiáng huò qǐ
成语解释: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感情色彩:
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指内部发生祸乱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祸起萧墙 »
成语例子:
萧墙祸起片时间,到如今反为难上难。(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八)

词语分开解释

萧墙 : ①当门而立的小墙:引至萧墙间,见一姥垂白上偻,即娃母也。 ②比喻内部:萧墙衅起|兵起萧墙,非国之利。

萧墙祸起是什么意思

xiāo qiáng huò qǐ

 谓内部发生祸乱。

参见:[[萧墙]]

亦作:[[萧墙衅起]]、[[萧墙变起]]

国语辞典

比喻祸害起于内部。参见「祸发萧墙」条。《旧五代史.卷七三.唐书.毛璋传》:「明年,萧墙祸起,继岌自西川至渭南,部下散亡。」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萧墙祸起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新版教材:
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