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粟尺布

dǒu sù chǐ bù
成语解释:
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一尺布,尚可缝;一斗粟,尚可春;兄弟二人不兼容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兄弟不和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尺布斗粟 »
成语例子:
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煮豆燃箕,谓其相害;斗粟尺布,讥其不容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斗粟 : 1.一斗之粟。指少量的粮食。 2.据《史记.淮南衡山列传》载,汉文帝刘恒之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失败,被押解去蜀郡严道县,在路上绝食而死,民间编了首歌谣:"一尺布,尚可缝;一斗粟,尚可舂;兄弟二人不能相容。"后以"斗粟"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。
尺布 : 1.一尺布,极言其少。 2.见"尺布斗粟"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斗粟尺布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新版教材:
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